今天和我一个同事 XAN 聊起他小时候的一些事儿,那些事,小时候只觉得是“当下困苦”。
现在作为一个成年人视角,怎么看,都是父母人为给孩子制造的终身难磨灭的痛苦记忆。
“你小时候睡过电视柜里面吗 ?”
“我没有?是什么样的电视柜?”
“就是教室的电视柜,大柜子。”
“为什么要睡这里面?”
“初中时候我寄宿,周末放假回家,我妈叫我不要回去,意思是路上要花路费,还浪费时间。我只能睡在学校,宿舍周末不开,只能睡到教室的电视柜里,冬天暖气只有上半夜有,下半夜没有暖气,还很冷。那时候小,不知道把宿舍的被子拿过来。会暖和一点。晚上保安会去锁上大楼的门,就我一个人,在里面,我很害怕,我就把教室的门反锁,。早上出去买早饭吃,摔了一跤,看周围没有人,就把吃的又用手扒拉到袋子里。”
“那你应该只睡过几次吧,你父母也不会让你一直这样搞吧 ?”
“大概几十次吧”,XAN 给我用手比划了一下。
“我以前还觉得你对你父母不好,现在看你现在对你父母这样也挺好了”,以前在公司 XAN 也会聊起他的父母,之前我一直认为,他对他父母做一些事,显得比较情亲淡薄,不够尊敬长辈。现在想来,也是我不了解个中情况,还是片面了,要是换个儿女,说不定会更淡薄一些,也不为过。
“还有我高中的时候,大年初一的时候生病了,发烧,要吃药,自己去药店里买了药,回家要吃,我妈把药给我一把抢走了,说大年初一吃药,一年都要吃药,还好我堂妹给我偷偷用剪刀剪了半板药,给我藏起来。平时生病的时候,买药吃,我妈也骂我,有什么用,(意思是男孩不用吃药) 现在我妈只要是生病,就立马去医院,也要吃药,我都会给她讲,我小时候不让我吃药的这个故事。我问她为什么要吃药,她说身体难受就要吃药。”
“你爸妈都干什么工作的 ?”
“我妈是幼儿园老师,我爸是小学校长”
“那估计你爸妈在当地也有有头有脸的人物”
“小时候他们常吵架,把家里的碗都摔了,后来我家都换成金属的了,那时候我害怕回家,他们还总是在亲戚,家里来的客人面前贬低我,别人也会跟着一起说,你家两口子这么有本事,怎么生个这样的儿子。所以我内心一直是有些自卑的。”
“我觉得他们缺乏与人共情的能力,毕竟当父母不需要考资格证书。”
…
我们这代人已经长大了,父母也即将老去,你要是说是跟上一辈人划清界限,也是不可能。
毕竟给父母养老,是这一辈人的责任与义务,只是旧日童年的回忆,又有谁去疗愈。
有些人,嘴上说与原生家庭和解,会想办法去逃离原生家庭,我直言,这非常的困难。
从自身出发,能做到的,也只是让这种粗暴的传统教育方式在我们这一代 “到此为止”。
逃离原生家庭的最佳方式:不要像父辈那样去处世,不要被他们的生活习惯影响自己的生活习惯。
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,大概如是也。